1990年,21歲的鄭東紅從內蒙古林學院畢業,來到正藍旗桑根達來護林站,成為渾善達克沙地里的一名護林人。剛剛走出“象牙塔”的他懷揣著一身治沙護林的理論知識,下決心要做好本職工作。未曾想,實踐和理論存有差距,面對惡劣的工作環境和理想之間的差距,讓好多和他一樣的年輕人退縮了。但他內心不戰勝困難不服輸的“小宇宙”卻被眼前的困難激發出來。從此,他暗下決心,無論今后有多難,都不能放棄。
想到自己的付出,就能換來整體環境的改善,每種下一棵樹就如同在他心里撒下一顆實現夢想的種子,在從業的33年里,只要看到自己親手栽種的小樹發了芽、枝繁葉茂、滿眼新綠……他的臉上就會蕩漾出無盡的愉悅。
從事林業基層護林、林業有害生物防治、種苗生產管理、營造林技術指導、防沙治沙等相關工作的幾十年里,鄭東紅在忙碌的工作之余,嚴格要求自己,利用業余時間提升專業知識和業務水平。與護林站的同事們用心探索、研究、推廣林業生產適用技術,自1997年以來,他先后組織、參與了多項林業生產工作,主持《核型多角體病毒防治楊毒蛾實驗推廣項目》、正藍旗京津風沙源退耕還林苗木檢驗檢疫、《正藍旗渾善達克沙地綜合治理項目》《正藍旗綠色通道綠化項目》《歐李和錦繡海棠引種項目》及日常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和飛播、封育、人工造林等項目設計方案編制、評審、實施等多項工作,培養、帶領、指導技術人員在技術領域嚴格按照技術標準全方位做好各項工作,在沙地治理、國土綠化以及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方面取得成效。
在林業“二類”調查、林業有害生物普查、退化林調查、退耕還林評估、造林綠化空間評估等林業重大調查、評估工作中,他作為單位中堅力量,帶領團隊,吃住在野外、穿沙地、過草原,克服一切困難,只為圓滿完成一次又一次工作任務。
“從鄭站長身上我學到了很多,他的腳踏實地、勤勉努力,特別是堅持不懈的精神,讓我們年輕一代看在眼里,并且也已經化作我們站的整體工作原則,深深烙印在我們每個人心里?!闭{旗林業工作站職工王炎超說。
節假日期間是林業生產的忙碌季,他帶頭放棄休假,帶領技術人員在野外進行技術指導、劃界勾圖、檢查驗收。每到一處,就會為牧民們講解經濟林栽培和治沙造林技術,指導管護員、協調蘇木鄉鎮執法部門加強項目區管護。特別是在渾善達克沙地生態脆弱區,他不忘時刻宣傳林業在防沙治沙領域的重要性和穩定生態的根本作用,深受牧民喜愛,掀起群眾愛林、護林熱潮,為全旗廣泛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奠定了堅實群眾基礎。
作為一名一線護林員,鄭東紅深知治沙工作薄弱處,了解百姓困難所在,他和同事們經常走村入戶,為大家宣傳森林防火、病蟲害防治知識,為林業技術骨干開展現場培訓,指導牧民林業生產實踐,用心用情做好林業生產技術措施和技術咨詢。
有人問鄭東紅,“在沙漠里干了一輩子,你就沒想著換個工作?”“說啥也不換,我學的就是水土保持與荒漠化治理專業,是我的工作選擇了我,給了我學以致用,施展才能的機會。同時,我也能借助我的工作,服務百姓?!编崠|紅的回答,讓我們看到了渾善達克沙地護林員的信念與堅守。
談到4年后的退休,鄭東紅毫不猶豫地說,“我是一定會把這項工作干到退休的,是組織和群眾的認可與信賴,才有了我們今天防沙治沙的業績,退休前的這幾年,我還要和他們并肩戰斗,爭取讓沙漠變綠洲?!?/p>
1996年他被旗委評為“全旗優秀下派干部”、1998年榮獲全區森防系統先進工作者、2005年獲全區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先進個人、2017年被正藍旗旗委政府評為先進嘎查村“第一書記”,2011年至2021年,連續10年考核優秀。
“今后,我將繼續一步一個腳印地和同事們一起行走在林業生產一線,開拓進取,一心撲在工作上,為加快林業生態環境建設步伐和防沙治沙事業發展貢獻力量?!卞a林郭勒盟正藍旗林業工作站站長鄭東紅堅定地說。(內蒙古日報見習記者 朱媛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