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黨建網 > 黨建好書
    石榴花開照眼明——讀何建明報告文學新作
    發表時間:2023-11-09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何建明講述新疆民族團結故事的長篇報告文學《石榴花開》,是一曲時代精神的頌歌,也是一部情感迸發的激昂之作。作品從民族團結、邊疆穩定、民生福祉的高度,從歷史與現實的對比變化中,展現新疆人民的精神風貌和援疆工作者的奉獻精神,謳歌各民族同胞兄弟情誼。

      《石榴花開》計16章、近40萬字,富于現實性和現場感,尤其是以鮮活生動的人物故事,開掘民族團結石榴情。中華傳統美德是民族團結的心理基礎,也是作品人物精神的體現。塔城有一群秉持大愛,為社會奉獻愛心的人。97歲高齡的曼熱亞木,數十年堅持做好事,是遠近聞名的維吾爾族“愛心媽媽”。她當過中學校長,幫助過多名失學孩子,尤其是幫助女童回歸課堂。即使退休后年高體弱,她仍帶領大家在社區做好事?!八爝叧S芯湓挘骸覀円簧艿搅岁柟獾钠照?,所以我們要有愛。有了愛,就有了一切?!弊髌吠ㄟ^這個人物,寫出了在這個大家不分民族,而是稱自己為“塔城族”的地方,愛的暖流如何生生不息。在塔城,傳頌著“榆柳情”故事。榆和柳是不同的樹種,但在額敏縣的塔斯爾海村頭,榆和柳相互依偎,連體共生,形成一道自然風景。這道風景正是現實中民族團結的象征。村民林忠東和庫爾魯西·烏斯曼兩家,數十年來共謀富裕路,漢族兄弟幫維吾爾族兄弟建牧場、屠宰場,是“半個世紀一家親”的典型。在裕民縣,也有一對民族兄弟——范博昌和木合塔爾,他們一同創業發展,猶如“榆柳”同心,一時傳為佳話。

      塔城發展日新月異,有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也有來自外省的支援?!坝H幫親”“東部幫西部”,全國一盤棋,體現了“制度優勢,國家特色,人民情懷”。遼寧省對口幫扶塔城,先后多批派員支援,“遼寧援建”成為塔城地區一個“光鮮標簽”?!拔幕瘽櫧薄爸橇υ币踩〉蔑@著成效。作品描繪了援疆工作者的犧牲精神,在裕民縣任職的張成良和在沙灣市工作的趙震,是他們中的代表。家中有老人去世不能回家盡孝,孩子升學不在身旁,他們克服個人困難,為了“結親地區”的民族兄弟,在平凡而特殊的工作中默默奉獻,詮釋了民族團結的擔當與道義。

      《石榴花開》融紀實性現場還原與文學性情感抒發于一爐。敘事精雕細刻,抒情飽滿真摯,體現出作家對紀實作品的主題提煉和詩意追求。(作者:王必勝)

      

    網站編輯:穆 菁
    黨建網出品

    友情鏈接